談孝親     中七甲  吳逸雅

 

小時候,我在《成語大全》中看到「臥冰求鯉」這個四字成語。滿腦子疑團的我走到媽媽身旁,嚷著要媽媽給我解釋。聽過解釋之後,我大受感動,頓然領悟甚麼是「孝」。就在這一剎那,媽媽問我:「你以為這是真正的孝嗎?」我想了一會兒,呆了一陣子,媽媽對我說:「那孩子不錯是盡了孩子應盡之責,然而他卻忽略了父母的感受啊!」他沒有想過他睡在冰塊上的舉動會令他的雙親有多痛心啊!讓父母感到欣慰、喜悅,不用他們操心,那才是『孝』。」我對「孝」之道,自是又有了新的理解。

 

中國人最推崇的是「孝」道,視為眾德之首,所謂「百行以孝為先」。子女對父母長輩起敬起孝是天經地義的事。既然人人皆由父母所生,父母所養,「身體髮膚,受諸父母」,人們就不可以違逆父母。父母的恩德比任何事物都更重要,人們要好好的孝順父母,報答父母的劬勞。

 

可是,要真正報答父母、孝順父母,並非想像之中那麼容易!儘管如此,我們還是該盡本分,盡己之力孝敬養育我們的父母。然而偏偏有人連這一點道理也不明白,父母在生時他們沒有善待父母,等到雙親離世,他們才懊悔自慚,正是「樹欲靜而風不息,子欲養而親不在」,哎!太遲了。

 

中國人重視孝親,也重視家庭,這一點與西方的思想文化略有不同。曾經有位外國的朋友問我,中國人如何理解 “Filial Piety” (譯作「孝」的意思)。他告訴我,他們西方強調個人獨立精神,子女1長大成人之後,便會與父母分開居住,甚少會有中國大家庭三代同堂的情況出現。他們眼中的「孝」是基於物質上的滿足;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,在現今的西方社會尤其疏遠。頓時,我想起初中一年班唸過的《燕詩》,這是一首古詩,當中有一段令我的印象深刻:「四兒日夜長,索食聲吱吱,青蟲不易捕,黃口無飽期,嘴爪雖欲弊,心力不知疲。」多麼貼切真摰的描繪,用來形容父母無怨無悔,含辛茹苦養育子女便是最好不過。可是,那些雛鳥「一旦羽翼成」,便飛上枝頭,一去不返。我想,這大概是人和禽鳥的分別吧!孟子斥責楊朱無君,墨子無父,「是禽獸也」。這樣說來,避談孝親的人,亦與禽獸無異了!

 

其實,天主教和基督教亦指出應藉「孝」來維持父母與子女的關係,。十誡中第四誡是「當孝敬父母」。聖經上說:「你們愛天上的父,如同愛地上的父。」孝親也如同是孝敬天父。西方之所以會出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症,大抵是由於人們過分追求物質,誤以為物質的滿足,便是孝親吧!然而,他們都錯了,只有中國人的「孝親」道理,才可醫治他們心靈上的病患。

 

怎樣才是中國人「孝親」之道呢?能做到唯命是從,不就等於盡了「孝親」之道。孝是要發自內心的,出自真誠,毫不修飾,即所謂「發乎情」。裝出來的孝,讓人嗤之以鼻,不屑一提。漢代的察舉徵僻制規定郡國舉貢孝子、廉吏各一人入朝為官,以至社會各階層的人為求加官進爵,皆裝成為孝順至極的「閔子騫」,別人根本分不清那是否真正的孝。然而為人父母的,卻最容易感受得到。到底是自己的兒女,即使明白他們弄虛作假,為保其名聲前途,惟有啞忍那一種所謂的「孝」。我想,只有到了自己身為人父人母之時,才可感受得到父母的用心啊!正如《燕詩》的作者對燕子所說:「燕燕爾勿悲,爾當反自思,思爾為雛日,高飛背母時。當時父母念,今日爾應知。」

世間萬態,循環不息,父母只有一個,無可取代。孝是不可以假裝,不然的話,換來的就只一輩子的抱怨,一輩子的遺憾。

 

中國人的「孝」是發自內心的,也是包容的。有時,父母是非常嚴厲的管教子女,子女當理解父母的苦心,父母是不會無理取鬧的。當父母真的犯上過失的時候,我們作子女的當溫柔的向父母勸諫,絕不能疾言厲色責罵父母啊。